微模塊數據中心解決傳統(tǒng)數據中心面臨的問題
傳統(tǒng)數據中心面臨的問題
1、建設周期長
建設周期就是機房基礎設施系統(tǒng)規(guī)劃、設計、安裝和付諸運營的速度。從以往經驗來看,這一般是按年來計算的。出了傳統(tǒng)數據中心典型的基本建設周期。因為傳統(tǒng)的解決方案涉及大量定制過程,所以這個時間表十分冗長。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,通常將數據中心的基本建設周期細分為決策階段、實施準備階段、實施階段和投產竣工階段,整個建設周期大概在400天左右。南寧綜合布線
?2、擴展性差
擴展能力對于適應性十分重要?;趯ξ磥順I(yè)務需求的分析,根據最壞的情況來規(guī)劃系統(tǒng)容量,然而他們卻無力預見三到四年以后的情形,因此造成了過度建設。另一種方案甚至更加讓人擔憂,即根據當前需要保守建設,采用此方案之后只有在中斷業(yè)務和增加業(yè)務成本的情況下才能夠擴量。有研究顯示,目前一般數據中心對其基礎設施容量的利用都不足50%。南寧網絡設備
實際上,數據中心的利用率一般只有大約1/3。試想項目的ROI(投資回報率)可能本應高出3倍,2/3的投資本可用于公司的其他項目,以帶來更豐厚回報。
3、能耗高
數據中心的運行需要大量的電力,傳統(tǒng)建設沒有很好地考慮用電、制冷、氣流管理的問題,很多數據中心的PUE(PowerUsageEffectiveness,數據中心能源效率)偏高,采用常規(guī)意義下的可靠性較高的環(huán)境動力設備,但這些設備往往效率較低,數據中心的PUE都在2.0以上甚至更高,這意味著數據中心所使用的能源約有一半消耗在IT負載上,另一半消耗在包括電源設備、冷卻設備和照明設施在內的網絡關鍵物理基礎設施上。
4、機房運維難度大
IT運維正面臨諸多問題,深陷服務質量低下的困境而無法自拔:粗放式運維,資源臺帳不清;運維人員交替,運維人員并不了解所有IT資源,管理更無從談起;缺乏統(tǒng)一的服務接口人,故障響應和故障處理跟蹤出現混亂;系統(tǒng)運維優(yōu)化需要IT人員積累大量的數據和報表進而得出結論,而日常的IT運維管理難以有效統(tǒng)計這些數據。廣西網絡設備?